尊龙凯时

尊龙凯时生产管理系统应用

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

日期:2023-10-20

尊龙凯时编辑

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

近几年“互联网+”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,农业领域也不例外。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农业日趋智能化。“互联网+智能硬件”的模式,也让农业物联网成为了现实。“未来农业 眼见为识”——7月20日,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发布会,首次发布农业智能硬件产品“农眼”。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三款产品,包括“农眼”智能监测系统、“农眼”APP、气候云大数据平台。发布会同期还举行了“品牌农业之路亦是未来农业之路”沙龙,探讨科学种植、农产品品牌打造、食品安全等议题。

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

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

过往,农业生产管理只能凭借个人经验,农民需要寸步不离田间,“靠天吃饭”、“有什么种什么”的生产模式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。物联网堪称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。农业是物联网应用需求最迫切、难度最大、集成特征最明显的领域。大气候农业CEO易丙洪结合国内现代农业发展背景及其“痛点”,介绍了“农眼”产品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。“农眼”正是农业物联网的产物,它替代了人工的检查,将过去模糊的种植经验数据化、信息化,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。

实际上,“农眼”农田智能监测系统是利用传感及成像技术,实时采集图像、土壤、气象等信息传输汇集到云端,建立作物、土壤监测和局部精准气象数据库,并具象化地呈现在“农眼”APP。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查看田间情况与作物生长,精准地了解环境变化,依据数据做出最有利的生产决策。针对其核心竞争优势,易丙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农眼”主枝干仿树设计,能模块化安装维护,轻便化、集成度高是其优点。“农眼”背后庞大的数据库还可以开放给农业科技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,依据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的种植建议和进行宏观调控。

在大数据时代,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直接给农民提供科学的生产决策,“气候云”大数据平台引起了参会观众极大的兴趣。据介绍,农业生产销售的历史数据和即时数据汇集在云端,经大数据技术分析,同时匹配农技专家指导,将转化为系统科学的种植方案直接提供给农户。

此外,对于困扰社会已久的食品安全问题,这套农业智能监测系统也能帮上忙。为了便于监管,物联网和云计算为实现农产品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全程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撑。存储在“气候云”的种植流通信息可以共享给采购方和消费者,只需扫描产品溯源标签上的二维码,就能查到农产品的源头信息。在发布会现场,观众品尝到了“农眼”试点果园出产的郁南无核黄皮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只要扫描包装盒的溯源二维码,农场负责人、农场地址、品种编号,甚至气候、土壤数据,施肥打药记录一目了然。

除了指导科学种植、全程产品溯源等作用,其实农业大数据是一个千亿级市场,贯穿了整个农业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等诸多环节,市场前景广阔。对于未来发展,易丙洪指出,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对数据的深入挖掘,农业产业链的数据服务,向上可延伸至土地流转、农资交易,向下可拓展至技术服务、土壤治理,农产品交易等。

了解更多,请点击尊龙凯时农业智能管理系统,或拨打13522956919、13522956919进行咨询。

相关文章: